-
初入职场的选择2020-12-07 22:17:18
是选有活力的创业公司?还是稳定的大企业?
薪资、平台都要考察,面包和远方都想要
还有父母的不同意见,让选择困难症再度升级!
在Offer面前,到底该如何选择啊?!
Tips
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?
第一份工作是整个职业生涯的起点,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3-5年的行业发展领域,薪酬水平,生活质量等。所在的岗位属性,公司氛围也极有可能塑造你的职业性格,影响你之后的职业发展道路。
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,有82.6%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,33.9%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,一定要入对行。
而很多应届生却因为考虑不足做错选择,最后后悔甚至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之前遇到过一个同学,毕业时听从家人意见选了活少压力小离家近的事业单位了,三年后看到其他进私企外企的同学薪资越来越高,自己差了三五倍,满心焦虑想要转行,却发现已经没什么企业愿意要他了。
想要避免日后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,就要在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上足够慎重。那么,选择offer时具体要考虑哪些因素?怎样结合实际选择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呢?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Offer?
Offer的选择涉及到个人喜好、规划,以及公司福利待遇、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因素,大致有这5个方面需要你重点考虑:
●
结构
●
【薪酬福利】
工资无疑是众多应届生最看重的一个因素,而公司的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行业当下的发展状况。不同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很明显,存在“行业薪酬鄙视链”。
目前平均月薪最高的行业集中在互联网、金融、房地产等,其中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平均月薪过万,薪酬竞争力力压群雄。此外,名校毕业生云集的投行和咨询更是能让你轻松实现年薪30w的存在。
除了考虑整个行业的薪酬标准,你也要了解薪酬待遇的组成部分,除了基本工资外,还要考虑福利待遇,包括公司作息制度,公司的医疗体系等等。
最后,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调薪周期和幅度,这会根据你入职之后的表现来具体实施。但之前就要有所熟悉了解,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选择。
【行业前景】
个人的发展,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所在行业的发展。当一个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,身处其中的人无论有多大能力,都很难突围,改变潮水的方向。所以,如果你手里拿的几份offer是同一个行业的,要思考这个行业在五年,十年的发展前景怎么样,会不会式微?
如果不属于同一行业,就尽量选择新兴产业,比如人工智能,无人技术,互联网医疗领域。或者着眼目前如火如荼正在发展的行业,像互联网,IT,金融。它的火爆程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能够说明,这是顺势而为,集中了社会高端人才的风口行业,你在其中能得到充足的资源和迅速的提升。
【企业平台】
对于“去大公司好还是进小公司好”的话题大家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,作为两者都待过的“过来人”,老学姐谈谈自己的体会:大公司的优势是有成熟的部门架构,培训体系。你能够很快地学习到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所需具备的核心技能,应用到工作上去。
大公司的不足是一个萝卜一颗坑,你缺乏了解其他岗位的机会,很难深刻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机制,所用到的知识范围也相对狭窄。平台的影响力大于个人能力,你会比较难突出自己,待久了有温水煮青蛙的感觉。
小公司的优势是个体发挥的空间更大,由于单个部门人员较少,部门之间协作更广泛,这有利于认识公司的整体运作机制。劣势是工作流程不如大厂规范,决策和执行偏随意,没有较为成熟的培训机制,流动性也相对较大。
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,老学姐建议,可以先去大公司,在完善的运作流程上学习锻炼,让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足够精,这对你的视野拓宽、个人规划、行业认知、未来跳槽等都有很大帮助,跟行业大牛在一起,你也会跟着一起优秀。
【岗位内容】
公司的核心岗位或部门对实际资源配置具有关键影响力,接近核心信息、技术和业务,更容易做出成绩,也能更快得到自我提升。所以,进核心岗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疑是最优选。
但一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只有一个,能坐上核心岗的人也十分有限,这个时候怎么评判工作内容的好坏呢?老学姐觉得蔡康永的一句话很适合:你不一定要做你最喜欢的事,可是你要做一个你能够学到东西的事。
也就是这份工作要让你有不断摸索的动力,能够从中掌握方法论,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,触及到有用的、之前无法触及的知识。尤其对大多数90后来说,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谋生手段,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,能够从工作中汲取能量,就显得更加重要。
【工作地点】
大城市&小城市的选择始终是颇具争议的话题。大城市资源多、有更多的名企,发展平台好、前景广,但生活成本高。小城市离家近、生活压力小,但对于想长远发展的童鞋来说却有天花板。
老学姐的建议是先从行业入手,确定自己要从事的岗位,比如搞互联网,就去北上广,这里平台高,大牛云集,技术算法甩二三线城市几条街都不止。如果从事的是银行,公务员,城市之间的差别就不是特别明显,可以结合自己的老家位置,如果比较恋家,可以选择一个近一点的,也方便跟父母联系。
【结尾】
每个人的家庭背景,兴趣爱好,职业追求等不一样,做出的选择不尽相同,得到的结果也会存在很大差异。你要结合自己的定位、诉求,同时尽可能考虑到未来三五年的规划,做出谨慎负责的选择。希望你们都能透过这份工作看到,你十年后想成为的样子。